又到一年隆冬季,这可恶的病毒又开始“作妖”啦!最近气温下降,各地呼吸道病毒感染频发,像流感、合胞病毒、人偏肺病毒等等,是不是一下子就勾起了咱们对新冠时期的痛苦回忆呢?
经历过那些大战,很多人都学会了用布洛芬、玛巴洛沙韦、连花清瘟等药物来退热抗病毒,可谁知道,烧退了、痛消了,这咳嗽却怎么都好不了,赖在我们的喉咙和气管不走了。这到底是为啥呢?
其实呀,这就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后的咳嗽(简称PIC)。它大多是亚急性咳嗽,刺激性干咳或者有少量白黏痰,一般会持续3-8周,少数人还可能发展成超过8周的慢性咳嗽,这样的咳嗽去查肺部CT通常是正常的。虽然病毒带来的发烧、头痛等急性症状没了,但它引起的免疫反应和炎症介质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气道和咳嗽中枢,让它们变得特别敏感。所以,感冒后哪怕只是空气温度有点变化、闻到花粉香水味,甚至大笑一下,都可能引发一阵呛咳。
理论晦涩难懂,直接上治疗妙招,来看看西医的办法:目前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,主要以对症支持缓解症状为主。
1、首选第一代抗组胺H1受体拮抗剂: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;
2、剧烈咳嗽或痰液较多者,可与吸入异丙托溴铵雾化;
3、糖皮质激素疗效尚不确定,对顽固性咳嗽,一般治疗无效者,无激素禁忌症的情况下,可短期雾化吸入或短期口服;
4、中枢神经调解剂加巴喷丁、阿米替林在难治性病毒感染后咳嗽中具有一定的疗效;
5、病毒感染后咳嗽无需使用抗生素,但需仔细鉴别,如出现支原体、衣原体、百日咳等,需尽早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。
6、如感冒后咳嗽超过8周,强烈建议医院就诊,排外其它原因引起的咳嗽。
中医也有妙招:
有人吃了很多中成药止咳糖浆都不管用,那是因为中药中成药得辨证论治、对证下药。病毒感染后咳嗽在中医属于外感咳嗽,根据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这六大病因,分为不同类型:
•伤风咳嗽:怕风、头痛、干咳或咳痰多色白、流清涕,舌苔薄白,可用荆防败毒散、止嗽散。
•伤寒咳嗽:怕冷、无汗、头颈骨节疼痛,吐清痰或泡沫痰,舌苔薄白或薄黄、或无苔而润,试试麻黄汤或小青龙汤。
•伤热咳嗽:头痛发热、面红心烦、口渴唇干、小便黄,舌红苔黄或苔而润,桑菊饮或莲花清瘟也许有效。
•伤暑咳嗽:高热烦渴、汗多、小便不利,舌红苔干黄,六一散、地榆散来帮忙。
•伤湿咳嗽:头眩头晕、身重、口中粘腻不渴,舌苔白润,新加香薷饮、五苓散。
•伤燥咳嗽:干咳、口唇咽干、皮肤干燥,舌苔薄白,麦门冬汤有作用。
不过,具体用药要根据患者体质、季节气候、地域环境等情况,灵活选方用药哦。
温馨提示:
•文中提到的药品,一定要在医院就诊,由专业医师判断后开处方才能使用哦。